库布其30年治沙成果总结会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经济推进会”在京召开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8-07-05来源:治沙学会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国林业网7月5日讯 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30年来,当地政府、龙头企业、沙区居民紧密合作,绿化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如今,这里沙尘天气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库布其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沙漠创造的奇迹是因为突破了以往简单依靠政府投入的传统思维,创新性引入了市场运作和利益共享机制,推进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作,探索走出一条绿富同兴、政企共赢、普惠全民的治沙模式,为全球的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特别是作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主体企业——亿利资源,30多年来,严格按中国政府要求,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和沙区脱贫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库布其三十年治沙成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由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主办于6月29日下午,在北京召开了“库布其30年治沙成果总结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经济推进会”。到会嘉宾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副局长刘东生、治沙办主任潘迎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秉荣,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联合国环境署生态中心主任张林秀,联合国环境署“一带一路”项目协调官员Nara,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行秘书普拉迪普?蒙加,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秋俭,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及学术界、金融界、企业界领袖等社会各届人士共100多人。会议由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智库秘书长、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黄惠康主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亿利库布其治沙成果展。展厅工作人员向参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库布其沙漠治理30年所取得的成就:30年来,亿利集团累计投入了300多亿元产业资金,30多亿元公益资金治理沙漠,使得荒漠变绿洲,成功绿化910万亩的沙漠,发展养殖、光伏、旅游等六大产业,让10多万沙区百姓增收脱贫。同时,在30年的治沙过程中,亿利集团不断创新和改进防沙治沙技术,现拥有200多项国家专利生态修复技术。

       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致辞。张建龙指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10多年持续净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亿利在库布其30年治沙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是中国治沙经验的成功典型。库布其治沙有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的参与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关心,是我们创造的中国经验。他表示,我们要继续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利用的方针,从保护沙区植被、坚持科学治沙、发展特色沙产业、持续改革创新、加强宣传引导、深化国际合作六个方面强化措施,全面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推广库布其治沙经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副局长刘东生副局长致辞。刘东生表示,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民饱受荒漠化之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20多年来,我国作为履约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进行了不懈的拼搏努力,取得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的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治荒漠化道路,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防沙治沙最重的省份,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承担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占全国总任务的40.9%,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十三五以来的两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72万公顷,为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来重要贡献。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背部边缘,是黄河南岸典型的北方蒙古交错带,长期以来在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将库布其沙漠治理作为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发展的大事业,采取得力措施,真抓实干,努力将库布其沙漠变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目前,库布其沙漠治理总面积达到了60万公顷,植被覆盖的显著增加,区域沙尘天气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沙漠治理实践中形成了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产业化发力、群众市场化参与、科技创新性引领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推动全国的防沙治沙提供了典型的示范,为建设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做出来重要贡献。亿利资源集团作为民营企业,30年来,一直坚持将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生态与经济相结合,产业与扶贫相结合,通过探索沙漠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亿利资集团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数千平方公路,带动了10多万农牧民致富,已经成为一支长期参与防沙治沙的重要力量。库布其沙漠治理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接下来,希望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加强保护,加快治理,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库布其治沙模式,弘扬库布其治沙精神。

       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首先作了题为《亿利库布其治沙30年成果及未来30年展望》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扎根库布其治沙30年的实践。30年来,亿利资源集团从一个沙漠小盐场,发展成为市值近千亿元的现代企业,共计投入生态发展性资金380多亿元,带动10.2万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把荒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王文彪认为库布其的治沙经验正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其关键在于党和政府的政策性推动、企业产业化投资、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创新。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代表专家团队作了《亿利库布其沙漠治沙成效及模式》《中国西北种质资源库建设及其资源保存现状》《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发展及精准扶贫》的报告。三个报告分别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李增元、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李钢铁带领各自学术团队组成专家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总结,论证最终撰写而成。

       《亿利库布其沙漠治沙成效及模式》指出:库布其沙漠主要治理工程区1986年—2015年沙化土地类型统计:流动沙地面积减少约占总面积29.34%;半固定沙地增加约占6.61%;固定沙地增加约占22.75%。流动沙地向半固定和固定沙地转变,局势良好。

       《中国西北种质资源库建设及其资源保存现状》指出了建立种质资源库的重要性,能够有效避免生物种灭绝、基因流失等诸多问题,对在维持植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提供丰富的生物学理论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西北种质资源库配套设施齐全,截止目前,标本储藏室已收集整理的标本600余种,种子200多种。并编制了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植物名录。收集的植物大致分为濒危、沙生、耐盐、旱生、药用、园林、牧草、水果、水生、寄生植物等。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发展及精准扶贫》报告指出:亿利资源集团从80年代起,通过种植业、沙漠生态产业、饲草加工业与养殖业、沙漠旅游业、光伏发电等多方面发力,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910万亩,创造了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使十多万沙区民众受益。

       这次会议还举行了库布其模式走向“一带一路”启动仪式,发布了库布其模式走向“一带一路”路线图,宣布共同组建工作组推动生态项目合作、联合开展培训等具体工作,并将进一步落实2017年启动的“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相关工作。

       会后,在会议答谢晚宴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秉荣发表祝贺词。他表示,会上各位领导对库布其沙漠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这些经验能够在一带一路发挥一定的作用,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持。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库布其模式推向国际,为国际荒漠化防治和沙漠治理做出应有贡献。